教师资格
网站导航
手机APP

手机Web端浏览
1、直接输入 wap.dsgjzs.com
2、扫描二维码访问
网站导航
手机APP
手机Web端浏览
1、直接输入 wap.dsgjzs.com
2、扫描二维码访问
您现在的位置:中公教师网 >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 > 学科知识与能力 > 美术 >
来源:中公教师网 时间:2020-09-03 18:03:04
“六法论”是南齐谢赫在《画品》中提出的绘画品评标准。
六法是:气韵生动;骨法用笔;应物象形;随类赋彩;经营位置;传移模写。
气韵生动,作品及其所刻画的形象要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,显得富有生命力。能够表现物我为一的生动气韵,至今也是绘画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。
骨法用笔,绘画的用笔要表现对象内在的生命本质,所以要讲究笔法、笔力、韵律和情致。而这样的用笔方法,就叫做骨法用笔。
应物象形,应物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反应状态;象形中的形,不是指纯客观的物象,而是指头脑中经过加工的艺术形象,它可以是有取舍、有想象、有夸张的艺术意象。
随类赋彩,类,既指对象本质的固有色彩,也有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含义。画家通过观察,将万物归成其类,因类取象赋色,舍弃物体色相的表象,而糅合物体色相的本质的颜色,目的是为了得“意”。
经营位置,章法和画面结构形式以及意境的营造密切相关,因此,中国画非常讲究“虚实”“疏密”“开合”“呼应”等等具体章法与形式法则的运用,既传情达意,又有形式美感。
传移模写,则是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。“六法”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,后来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纲领,在绘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。
中公讲师解析
关注微信公众号“qgjszgks”
回复【白皮书】获得教师资格面试备考资料
回复【试讲汇总】获得教资面试各学科试讲亮点
注: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,版权为“中公教师网”所有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中公教师网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